close

「戰爭與和平」-是托爾斯泰最著名的巨作,但這二個名詞對原來的我來說,只是出現在歷史課本的一角,有名卻不熟悉。

在朋友的強力推薦下及女主角「海倫米蘭」的演技保證下,看了「為愛啟程」這部電影。剛開始看時,還有些無法進入狀況(片頭伯爵夫人(索菲雅)拉著已經睡著且打著呼的伯爵-托爾斯泰(克里斯多夫普拉瑪飾,Plummer)的手一直往自己身上攬),我想我對托爾斯泰後期所信仰的主張早已忘記,但後面的劇情越來越精彩,深深吸引我繼續往來看。

片中海倫米蘭(Helen Mirren)真的演的很好,把一個熱愛丈夫但卻無法認同丈夫晚年信仰的妻子扮演的恰如其份,索菲雅雖然愛丈夫,但又要為自己與孩子的遺產繼承權爭取到底,一下熱情的愛著托爾斯泰,一下又歇斯底里的大吵。尤其有一段為了偷聽丈夫、女兒與伽科夫的談話,而冒險爬陽台的一幕,好笑但又讓人擔心她會不會摔下樓,而索菲雅到了隔壁陽台後的劍拔弩張,已經讓人忘了她剛剛是個柔弱爬陽台的婦人。更諷刺的事,導演還把鏡頭帶到樓下的記者群,結果每一位記者只顧補足精彩畫面,沒人擔心索菲雅的安全,就像現今生活的狗仔隊,直等著挖新聞,而不視藝人的安全。不得不佩配導演編劇麥克霍夫曼的諷刺手法。

另外一場另人感動的劇情是瓦倫汀(詹姆斯麥艾維飾,James Maavoy)在河邊向瑪莎(凱莉康登飾)告白,瓦倫汀在托爾斯泰與索菲雅的點醒下,知道自己對瑪莎的真心,終於勇敢告白了,可以知道瓦倫汀的心中,多麼想遵守託爾斯泰的教條。這讓我想到現在的人們也是如此,因為這個、那個很多小原因不敢告白,結果可能會錯失一場遇見真愛的感情,影片中瓦倫汀告白的精神倒是很符合陶子「我思故我在」書中所鼓勵的大擔去愛。

本片的英文片名為-The Last Station,其實是指托爾斯泰最後待的車站-阿斯塔波沃車站,我想這個車站本來應該沒沒無名,但自從托爾斯泰在此過逝後,這個車站應該就變成俄國著名的觀光景點(就像蘇洲的寒山寺因為唐詩楓橋夜泊而名聲大噪)。而中文片名「為愛啟程」,我喜歡這個名稱,而且真的很符合片中所要傳達的意念,因為主角們都是為了所愛而離開或團聚,如:托爾斯泰為了留下對妻子的美好回憶,而選擇離開莊園;索菲雅為了探望生病的丈夫,離開莊園到了阿斯塔波沃車站;瑪莎為了心碎的瓦倫汀從莫斯科趕到小車站,為了「愛」每個人都動了起來。暗示著我們也應該要動起來,為了「愛」不管是告白、追尋…,應該盡一切我們能做的。

在瓦倫汀擔任托爾斯泰的祕書後就發現,真正的托爾斯泰與信徒們口中的托爾斯泰有很大的差距。最後在托爾斯泰病危時,瓦倫汀終於有勇氣向伽科夫說出他的想法,就伽科夫的立場而言,實在會擔心,繼承權給予人民的事會生變,就此打壞了長久以來的計畫。但在瓦倫汀的立場而言,此時的托爾斯泰已經不是信徒們口中的景仰者,只是一個普通人,他要不過是一份真實的感情,要一個愛他的人罷了。

片中另一個受到著目的是二對主角們的床戲,在瓦倫汀與瑪莎的床戲方面,導演很真實的呈現,床戲既熱情又唯美(在蘋果日報的報道中寫到在電影拍攝的當時,詹姆斯麥艾維的妻子-安瑪莉道芙也拍攝此片,所以在拍這場床戲時,老婆大人可是在旁邊盯場的)。而托爾斯泰與索菲雅的床戲就可愛多了(學雞叫),雖然是老夫老妻但感情可不輸給年輕人。

在影片的結束後,可別太快離開,因為電影最後面的地方,還插入真實的紀錄片(應該是真的紀錄片吧,不是很確定真實性,屬於黑白帶點舊舊的影片),就像在看托爾斯泰的傳記一樣,更貼近他的人生。看完此片後,覺的有欲罷不能的感覺,計劃著看原著小說與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而我朋友也想再看看其他有關托爾斯泰的傳記以便更瞭解這位俄國文學作家。

台灣官網:http://laststation.pixnet.net/blog/category/24475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c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